在诸界纷争、强者如云的传奇时代,常规武技、神通法术已难定乾坤。唯有那些触及“存在本质”的禁忌之力,方能在瞬息之间扭转战局。而“遗忘神器·杀戮篇”,正是这禁忌之巅的终极杀伐之道。
它不以力破万法,不以速决胜负,而是从“记忆”与“存在”的维度,将敌人彻底从世界中抹除。然而,此术凶险异常,稍有不慎,反噬自身。唯有掌握其核心实战技巧,方能驾驭这柄“无形之刃”。
一、核心原则:以“静”制“动”,以“无”克“有”
“遗忘神器”的力量不显于外,不爆发于形。它的战斗哲学是——不战而胜,未战先赢。
切忌正面硬撼。杀戮篇并非用于正面交锋,而是用于“终结”与“改写”。它追求的是“无声无息”,真正的高手,能让敌人在无人察觉中“消失”。你不仅要击败敌人,更要让世界“忘记”他曾存在。
二、实战阶段与运用技巧
阶段一:战前布局——“记忆锚点”的锁定
在战斗尚未开始前,必须先锁定目标的“记忆锚点”——即他在世界中的存在痕迹。
技巧一:情报收集
深入了解目标的亲友、战绩、称号、成名之战。这些是“存在”的支点。例如,若敌为“北境战神”,则其麾下将士、家族谱系、封地碑文皆为锚点,缺一不可。
技巧二:制造“记忆裂隙”
在暗中散布谣言、伪造史料,使其形象模糊化。比如宣称“北境战神早已战死”,让部分人产生记忆混淆,为“遗忘”铺路。记忆越混乱,遗忘越容易。
阶段二:战斗中控场——“三重遮蔽”技法
进入实战后,不可急于发动终极杀招,需先构建“遗忘场域”。
第一重:视觉遮蔽(影隐)
利用幻术或环境干扰,使敌人脱离众人视线。可在沙暴、浓雾或结界中出手,确保无目击者。
第二重:听觉遮蔽(声断)
封锁声音传播,使其呼救、怒吼皆无人听见。可配合“静音符阵”或以音波反向抵消。
第三重:认知遮蔽(心忘)
以精神波动干扰旁观者心智,使其短暂“忽略”该区域。释放微弱的精神涟漪,让人“觉得那里没什么特别”。
当无人注意你时,你已开始“被遗忘”。这是杀戮篇的真正起点。
阶段三:致命一击——“三式杀伐”的精准释放
当场域构建完成,方可施展杀戮篇三大杀招。顺序不可错,力度需精准。
影逝
在敌人孤立无援时施展。手持神器,轻划其轮廓,默念其名三遍后反向遗忘。若中途被打断,施术者将丢失一段记忆。
名灭
在“影逝”成功后三秒内发动。需焚毁其名号相关之物——如战旗、文书、碑刻——并同步发动精神冲击。若其名仍在世流传,反噬将导致施术者姓名被抹除。
因断
这是终极终结技,不可轻用。需知晓敌人最关键的一段因果,比如“曾救过某人”或“开启过某扇门”,亲手斩断该联系。每使用一次,施术者将永久失去一种情感,如爱、恨或悲。
进阶技巧:可提前布置“遗忘祭坛”,以九幽冥火为引,大幅提升成功率。祭坛中可埋入目标的贴身之物,如发丝、旧甲、遗书,作为引导媒介。
三、特殊情境应对策略
对战“记忆不朽者”
如古神、永恒魂体等存在,无法直接遗忘。应先以“伪忆植入”制造矛盾。例如,在其记忆中植入“我早已死亡”的假象,再趁其认知混乱时发动“影逝”。此法需极高精神操控力,稍有不慎,反被其吞噬神识。
面对“群体强者”
如军团、宗门、联盟,不可逐个遗忘。最佳策略是遗忘其“统帅”。一旦领袖被抹除,整个组织将陷入“我们为何在此?”的认知崩溃,士气瓦解,不攻自破。
被“反遗忘术”反制
某些强者会以“铭心咒”或“永生碑”固化自身存在。此时应立即启动“记忆锚定”——提前将自身关键记忆刻入“不朽之物”,如星辰轨迹、地脉龙纹或初生婴儿的第一声啼哭。口诀为:“我存于星火,我铭于山河,我未尝遗忘,故不可被忘。”
四、禁忌与自保法则
不可频繁使用。每七日最多施展一次“名灭”,否则自身将开始被世界遗忘。不可对“无名者”使用,如流浪者、无名尸等本就缺乏记忆锚点,强行施展将导致神器反噬。不可在“记忆圣地”使用,如史官塔、轮回殿、记忆神庙等地,法则压制将使杀戮篇失效。
最关键的是,必须保留至少一位“见证者”。此人需知晓你的存在、姓名与过往,定期与其对话,以确认“你仍被记得”。若你彻底无人知晓,便可能在施术之后,自我消散于虚无。
五、终极心法:成为“遗忘的旁观者”
最高境界的使用者,从不认为自己是“执剑人”,而是“观察者”。
你不是在杀人,而是在“修正世界的记忆”。你不是在战斗,而是在“删除一段冗余的历史”。当你不再执着于“我是谁”,当你能平静地看着自己的名字从碑文中淡去,你便真正与“遗忘”合一。
结语:
“遗忘神器·杀戮篇”不是武器,而是一场静默的审判。它不流血,却最致命;它无声,却最震撼。掌握它的人,不是最强的战士,而是最深的“虚无行者”。
记住:
真正的杀戮,不是让敌人死去,
而是让世界,再也想不起——
他,曾来过。